自主研发空间SAR有效载荷,总成本有望降低50%,“图强航天”完成天使轮融资 | 36 氪星的首次发射

文字|刘静琼 编辑 |阿智封面来源| AI生成36氪获悉,空间合成孔径雷达(SAR)有效载荷研发和制造公司北京图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图强航天”)宣布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。本轮融资由启迪之星创投独家投资。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天线原型研发、SAR有效载荷验证以及设备和站点扩建。图强航天成立于2025年3月,专注于天基合成孔径雷达(SAR)有效载荷和大型空相天线的研发和制造。为卫星遥感、卫星遥感、无人机遥感等领域的客户提供遥感硬件产品和数据服务。创始人杨文珍,拥有学士、硕士学位北京邮电大学学士,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。硕士毕业后,我先后在航天五院503所和三个民营卫星公司工作。拥有10余年SAR卫星及有效载荷行业经验,拥有10余项星载相控天线系统、结构等发明专利。在民营卫星公司工作期间,杨文森曾担任SAR卫星副总工程师、空间SAR有效载荷总工程师,主导研制了国内民用航天领域首个空间X波段多通道双极化SAR有效载荷。杨文森介绍,图强航天目前部署的四款产品分别是轨道高度500公里的X波段单偏振SAR有效载荷、全偏振X波段SAR有效载荷、目前图强航天正在发射自主研发并测试的首款产品,轨道高度500公里的X波段单极化SAR卫星。图强航天自主研发的大型相控阵天线(展开状态) 图强航天自主研发的大型相控阵天线(收放状态)通过自主开发整个流程,降低了空间SAR有效载荷的总体成本。星载合成孔径雷达(SAR)是一种先进的星载遥感系统,主动发射微波信号并接收回波以生成图像。该设备具有三个特点。首先,SAR不受光线和天气条件的限制,可以全天候、全天候地观测地球。其次,合成孔径雷达发射的微波可以穿过一定厚度的障碍物,可以快速识别隐藏或伪装的目标。第三,借助InSAR等技术,SAR可以检测毫米级的微小变形。比较的与光学成像相比,SAR成像具有更高的响应速度和成像效率,但使用门槛和成本更高。目前主要应用于价格不成问题的场合,如国防安全、灾害环境监测、特殊地形测绘等。由于研制周期长、启动标准高,目前国内空间SAR有效载荷的大部分市场份额被研究机构占据,商业航天企业仍处于早期阶段。涂强宇表示,考虑到欧美国家民用SAR有效载荷群产量快速增长,火箭、卫星平台等硬件成本不断下降,终端应用场景不断扩大,低成本、短期SAR有效载荷的市场需求呈爆发式增长,但现有产能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。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名词Jan Wensen 认为,目前太空 SAR 有效载荷的高成本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上缺乏完全内部的制造商。 “目前,大多数是集成商,他们必须“对于空间SAR有效载荷,相控天线约占成本的85%。如果您想降低 SAR 有效载荷的总体成本,您需要开发自己的相控阵天线。据了解,杨文森先生在一家民营卫星公司工作期间,曾担任SAR有效载荷总工程师和相控阵天线负责人,领导空间SAR有效载荷相控阵天线研制团队,该团队当时由一家中国民营航天公司牵头。这也为图强航天内部研发大型相控阵天线奠定了基础。为了降低太空SAR有效载荷的总体成本,图强航天采取全程自研的策略。 “图强航天航天SAR运载单机90%“他们内部不堪重负。我们将是第一家以很小的团队完成整个研发过程的公司,包括图像模式仿真分析、总体设计、单机指标发布、硬件实现、FPGA实现、软件实现、暗室测试、环境测试验证和交付测试。”作为一家拥有制造系统的民营航天公司,我们的各种空间SAR。有效负载成本可降低至原始成本的一半以上,制造交付时间可缩短至约 10 个月。 “公司正在加快第一款单机产品的开发,计划明年完成SAR有效载荷在轨验证和量产。从研发进度来看,图强航天正在加快第一款产品单机产品的开发。我们还推出了三款产品:一公里、0.3米分辨率的X-b和单偏振 SAR 有效载荷以及 500 公里高度、0.3 米分辨率的 X 波段。全极化SAR有效载荷 与普通X波段单极化SAR有效载荷相比,0.5m和0.3m分辨率的X波段单极化SAR有效载荷为天线提供了更高的图像质量和备份能力。同时可以避免因单级故障而导致的数据丢失。扬·文森表示,SAR有效载荷的方位扫描角度可以从±1°提高到±15°甚至更大,这将在国防安全场景和商业专用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。预计明年上半年,团队将完成首个空间SAR有效载荷的所有单机研制,明年将完成首个SAR有效载荷在轨验证并进行批量发射。按照杨文森的计划,图强航天将启动首个SAR有效载荷生产线并开始研制第二个 SAR 有效载荷。未来我们可能会选择机会拓展遥感数据服务和SAR星座运行服务。 。据报道,图强航天已与多家卫星终端制造商签署了基于空间SAR有效载荷硬件产品的战略合作协议。杨文森告诉36氪,图强航天正在选区启动SAR有效载荷批量生产线,还计划启动新一轮融资。启迪之星创投得到了投资者的反馈:我们长期关注整个航天产业链商业领域,包括火箭、卫星、有效载荷开发和地面应用,在链条的各个环节都发展了合作伙伴公司。图强航天核心创始团队拥有丰富的空间SAR有效载荷研发工程经验和在轨验证经验。团队拥有深厚、扎实的技术积累。它有全链条、全流程的研发能力和行业领先的创新能力。在保证高质量发展的同时,能够降本增效。我们非常看好图强航天团队,希望公司能够成为“民用航天硬技术三大难题的关键一环——有效载荷开发”领域的行业领先者,为我国民用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做出贡献。
特别说明: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、视频,如有)由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发布。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注: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和视频,如有)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,网易号是一个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。

此条目发表在吃瓜热门分类目录。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